Search

衛福部這樣做對嗎?談中醫藥人員養成考選機制

陳進男/藥師

  • Share this:

衛福部這樣做對嗎?談中醫藥人員養成考選機制

陳進男/藥師

看到衛福部公告擬設置中藥技術士乙案,個人覺得實在頗有商榷的空間。政府的職責如《憲法》所述,本在保障我國國民的健康,因此,衛生制度政策設計思考當以保障國民健康為最優先的前提。

中國古代缺乏醫藥人員的正式養成考選制度,才有古醫家所說庸醫殺人無算,醫聖張仲景也批評一堆醫者"省疾問病,務在口給,相對斯須,便處湯藥。"因此,透過正式養成考選制度培養專業人員,才能對國民健康有最大的保障,也才是政府的職責。

早期中醫師、藥師數目或許較為不足,政府為因應國民健康所需以類似落日條款模式列冊中藥從業人員,待相關專業人才訓練足夠之後,則應漸而取代,中藥商二代應以成為中醫師或藥師為目標,才能使國民健康獲得最大保障。目前我國中醫師人數已達飽和,我國藥師人口比也已是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的二倍,其實均已過量。

其次,中藥商說衛福部消滅中醫藥,個人看法剛好相反,衛福部連續兩年舉辦中藥房店家精進改造計劃,撥發15萬元獎金給願意參與並審核通過的中藥房,相對的,對鼓勵藥局轉經營中藥卻付之闕如,全台灣幾百家的中西藥局多是靠自己苦心經營,強烈要求衛福部應比照此模式舉辦相關計畫,鼓勵全台灣藥局一起從事中藥相關業務。

再者,就行政管理的角度而言。制度設置簡單,但若考量不周設置不當,後續將衍生更多管理問題。若此時再設置中藥技術士,無疑使我國衛生專業人員制度變得更加複雜,中藥藥政管理將變得更加紊亂。行政組織管理本應精簡化,此舉卻是反其道而行,建議政府實應三思。

回到藥師本身,中藥商一直質疑藥師能力卻又不願意投入精力成為藥師或中醫師,藥師在理解中藥,不僅是單純閱讀古書或相關實務操作,還要以生物學、化學為基礎,再加上現代的藥物化學、藥理學、生藥學、生理學、病理學,這都是藥師理解中藥的基礎。

現代藥學的研究是結合傳統記載去研究,從來不是跳脫傳統記載而來。先繼承才有開創,例如研究水飛法就是先看古籍如何記載,再結合現代研究了解水飛法的作用原理,以避免水飛法操作錯誤產生的重金屬殘留。

許多古方的實際藥效仍必須靠現代臨床去驗證,例如龜鹿二仙膠的古方記載作用可以生男,但現在許多臨床研究主要卻是驗證出本方在退化型關節炎及骨質疏鬆的功效,若拘泥於古書所載,盡信為真,實在不妥。

再如中藥材、飲片若保存不當、濕度過高,也往往會有發霉產生黃麴毒素的現象,以現代的技術亦可以用水活性的測定來了解藥材的濕度,確保民眾不要食用到品質不佳的藥材或飲片。結合現代科技技術,可以給民眾更多用藥保障。

最後回到中醫藥本身的思考,中醫醫聖張仲景繼承黃帝內經,對黃帝內經的主張也沒有照單全收,除了勤求古訓,仍博採眾方,如果醫聖活在現代,絕不可能只用傳統思維來思考中藥,而是融和當代醫藥元素,讓醫藥療效更全面。

中醫藥要進步,不光是傳統的保存,更可以融入現代的科學元素而更加發揚光大,如此才是真正傳承中醫藥文化,真正成為全民守護中醫藥安全的防線。


Tags:

About author
1.陳進男 國立台灣大學生物資源暨農學院農藝學研究所生物統計學組 2009 碩士 中文 <臺灣現行藥品統計法規之探討研究> 2.王思涵;江建國;江柏瑞;李宇中;許聖倫;陳紀樺;陳進男;褚侯森;張瑋真;曾瓊畿;鄭鈺琳;蔡菁芳.空間的故事:參與式空間劇本寫作-以921地震災后國姓老街家屋重建為例.<城市與設計學報>.11&12期(2000/03),p295-312.
我是阿男藥師,分享一些職涯心得及醫藥相關知識,策勉自己不斷求進步,也希望這些資訊對大家有幫助。~阿男 I am a pharmacist(약사) to share my learning reviews and knowledge with you.
View all posts